本文作者:小白

泰山日出国画-泰山日出国画图片

小白 2024-05-27 16:56:37 2
泰山日出国画-泰山日出国画图片摘要: 国画艺术的笔触与油画艺术的笔触,是否一样呢?国画艺术的笔触与油画艺术的笔触,是否一样呢?笔触特指画笔在画布或纸张上按照一定规律运行后,留下的可以看得见的痕迹和形状。严格来讲,笔触是...
  1. 国画艺术的笔触与油画艺术的笔触,是否一样呢?

国画艺术的笔触与油画艺术的笔触,是否一样呢?

笔触特指画笔在画布或纸张上按照一定规律运行后,留下的可以看得见的痕迹和形状。

严格来讲,笔触是西方绘画,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里边的专用名词,在国画上没有“笔触”这个概念,而是用笔法来代替,即正确使用毛笔的方法,是借用书法中的笔法一词而形成的概念。

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在创作过程中,都少不了用笔塑造出一定的图形,这个过程是画家的心理状态释放的过程,用笔的轻重缓急都能看得到,因此,笔触必然带有画家的真情实感,这是国画和油画的笔触的相同点。

但是,国画与油画毕竟不同的绘画种类,因此,它们的笔触的效果和意义完全不一样,主要体现在技法层面,表达的含义层面。

泰山日出国画-泰山日出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来说,国画中的笔触是通过线条和墨韵的变化,来为作品的趣味和意境而服务,有质感的线条,层次丰富的墨韵,都可以强化作品的意境和趣味。

油画中的笔触是为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来服务的,笔触常常伴随着色块和光影关系,通过笔触的渲染,来突出画面的立体效果,以及逼真的层次感。

国画中的笔触常常使用线条和皴法。

线条来源于书法,用于勾勒物象的外形,如石块、花草树木、房屋、家具、动物、人物、山峦等物象的轮廓线,在勾勒它们时,既要考虑物象的物理特征,还要突出个人主观化的诗情画意。

泰山日出国画-泰山日出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皴法是用毛笔擦出来的具有体积感的墨块,在表现具有厚重感的物象时,常常要用到皴法,如山石、枯藤老树等。

油画中的笔触采用色块和线条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

色块是指同一种色彩构成的整片颜色,色块必须通过笔触展现出来,是油画的基本技法之一,主要作用有三个。

一是增强画面的色彩强度,让观者感受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二是通过对色块的薄厚处理,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效果。三是表现画家画画时的情绪。

泰山日出国画-泰山日出国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画,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不同的笔触感觉,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比如,干枯笔和润笔,表达的风格不一样。油画也是如此,厚与薄。

不同的色彩和用笔方法,显示出不同的画家性格,才有不同的作品出现。

油画是以写实为主,油画的笔触基本上为塑造形象而运用,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被描绘的物像统一在焦点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的物像相同的效果。

国画的笔触是以线条为主,以写意画为例,可以用简练的笔墨、概括的提练,以书法用笔,写出似与不似的形象。写意画讲究的是意境,用笔要求上多种多样,根据画面的需要,或用中锋,或用侧锋以及逆锋等等。墨分五色,有浓淡干湿之分。皴法也有多种,以披麻皴、斧劈皴为主,延生出豆瓣皴、牛毛皴等等皴法。

总之,油画与国画的笔触表现形式不一样。

笔触顾名思义,就是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那么国画的笔触和油画的笔触就显而易见了。

最为直接的就是笔大不同,当毛笔遇到宣纸,毛笔留在宣纸上的每一笔,都在散发着只有中国画才有的魅力,毛笔在宣纸上游走,当笔尖的墨在宣纸上或是洇晕散开或是跳跃成线条,无限的可能都会发生,也还没来得及想象,一首诗就在画里。

所以这就有了国画笔触与油画笔触的第一个差异,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油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

中国画对线的使用和研究,可谓已登峰造极,只是基础性的就有十八描,又因为中国画一直有书画同源之法,作起画来恣意挥洒,所以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

笔触也指书画、文章等的笔法和格调。

这就有了第二个差异,中国画重气韵,追求意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油画注重写实力求画的如真的一样。

那么在笔法和格调上就有了差异,中国画往往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而且也无法更改,油画就不然,用笔断断续续修修补补,甚至可以东一下西一下,当然也可以更改覆。曾经发过一篇图文,内容就是很多中国的著名的油画家,到了晚年更喜欢画国画,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是因为中国画用笔的酣畅淋漓。就是那么重视写实的冷军,自己也是说过,比起油画更喜欢画国画。

笔触还有一个定义,就是画笔接触画面形成的线条、色彩和图像。那就是第三个差异色彩了。

油画的基本定义就是指用油料调和颜色作画的画种,能够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所以说油画也可以说是色彩的绘画,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这种纹理往往超越质感的局限而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成为抽离于具象的色层美。

 中国画的色彩首先就是水墨画,虽然好像墨就是黑色的,但中国却将其分成五色六彩,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再加上“白”,合称“六彩”,而且又由于实际运用种种的变化,墨色还要丰富多彩。

中国画当然不止水墨画,中国画原来就被成为丹青,仅从色彩上分类就有淡彩,重彩,青绿、金碧、浅绛等等,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是“随类赋彩”,即根据事物本来的面貌赋上色彩,并不像西洋画那样注重光影的变化,在中国画中看不到光线投射的阴影。另一方面,中国画家也会改变事物的原有色相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某种特殊的意境。宋代苏东坡便喜爱用朱砂颜色画竹,别有一番趣味。

其实最想说的,中国水墨画仅以水墨调和便可将世间万象入画,如此化繁为简,更得一种淡雅脱俗的意趣,以及只有中国画才会有的独特意境。

国画笔触和油画笔触由于给画材料的不同,所产生的笔触是不一样的。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而国画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

所以,国画和油画绘画时所产生的笔触是有质的区别的。

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更何况国画和油画同属于绘画艺术,两者有交集之处,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虽然油画的“归属地”是在西方世界,国画的“归属地”是在东方世界的中国,但是国画和油画的艺术“语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又是国画和油画之间最大的关联之处。


我认为国画的笔触着重在写意,油画的笔触重在写实。

首先,我们看“国画的笔触”。从形态上来看,国画的笔触或方或圆或温润或毛涩,无不与表达情绪有关,如苏轼、米芾等人倡导的“文章翰墨,形容所不逮”,追求“笔趣”、“墨韵”,

倡导直抒胸臆。而“国画的笔触”与形于体有多么符合,那倒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方面。“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也说明了国画笔触的写意性。

而“油画的笔触”一直以来是服务于 “写实”倾向的。自文艺复兴以来,油画经历了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阶段,虽然有风格上的差异,但是“油画的笔触”始终以科学再现人物比例、解剖关系,以用空间、透视、光线的真实感为其主要功能的。

明,八大山人,墨荷图

我们从明代八大山人的“墨荷图”中可以感受到国画笔触的写意性,那些浓淡相间大大小小的仰仰合合的笔触,实际是都是在展示八大山人心中的“意趣”。而我们从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自画像中看到的,是油画笔触和塑造人物形体的关系,伦勃朗的笔触走向都和人物的面部结构协调,形象塑造的非常扎实。

伦勃朗,自画像,布面油画

当然,“国画的笔触”并不因为重在写意而放弃了它写形的作用,而是加以总结,让“国画的笔触”成为“应物象形”的法则,比如用直点表现远视觉的蔓藤、竹叶或芦苇,用尖头点表现山石土坡上的杂草,用横点画松针,圆点画苔等等。

清,芥子园画传

同样,对于发展到现代主义以后的“油画的笔触”,也已经大大超越了“写实”的范畴,我们拿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来举例,笔触的写实功能已经退居其后,那些飞动、跳跃的笔触已经是莫奈在“写意”。又比如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秋收的田野》《夜间咖啡屋》等作品的多变笔触,都已经不再是物质世界的再现,而成为画家精神世界的再现。

凡·高,夜间咖啡屋,布面油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