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以什么闻名?
泰山,以它雄伟壮丽而闻名天下。东岳泰山以其雄、西岳华山以其险、南岳衡山以其秀、北岳恒山以其幽、中岳嵩山以其峻而闻名世界。“山以岳尊,岳以东最”。泰山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以其气势雄伟磅礴而闻名,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有“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之称。
“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便有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之说。泰山被帝王视为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自秦到清以来,数代帝王曾亲自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文人雅客对泰山仰慕备至,留下大量名片石刻。泰山的风景以美丽著称,彰显着自然的神奇。泰山是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地。泰山的名胜古迹众多,主要的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红门宫、南天门、日观峰、碧霞祠、玉皇顶、仙人桥等,其中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被誉为四大奇观。
泰山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中华国山世界泰山[3],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
泰山为什么名“泰”,古代帝王为什么仅在五岳之一的泰山封禅?
说到泰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诗。诗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意思是,岱宗(泰山)怎么样呢?有什么特点呢?这座突兀在齐鲁大地的高山,其特点可以用一个“青”字来概括,但又岂是一个“青”字了得!大自然把天下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了这里,高大突兀的山体分割了这里的阴阳,登上山顶的人已看到了日出,为阳为晓,而还在山下的人却看不到日出,为阴为昏。当登上泰山之顶后,所有的其它山峰都是那么的渺小。整座大山象荡开了胸怀,怀抱里生出层层叠叠的云彩,让人一览无余。人的眼睛就象决开了眼眶,视野无限扩大,俯视下去,就连林中入巢的归鸟都看得清清楚楚。
泰山因何得名“泰”呢?原因就藏在杜甫的这首《望岳》诗里,并和《周易》有直接关系。诗中“齐鲁青未了”和“阴阳割昏晓”两句,都透露了泰山和《周易》中的《泰卦》有关。
《泰卦》是消息卦,天时为卯,当其时也,斗指正东方向,季在仲春之月,卯正即为春分日,五行属木,其色青,其星象为青龙,对应後天八卦的震位。“齐鲁青未了”就是指泰山坐落在中原大地之东的齐鲁故土,东方五行属木,其色青。“青”是五行之色,为五行之木色,也是东方之色,还是春天之色,代表生机和活力,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这正好和《泰卦》完全吻合,故而岱宗得名曰“泰”。
再看《泰卦》卦形和卦时,六爻阴阳各半,不交不杂,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现代历法意义上讲,其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经线成为分割昏晓的分界线,与诗中“阴阳割昏晓”有异曲同工之妙。泰山是齐和鲁的分界线,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故鲁为泰山之阳,齐为泰山之阴,泰山起到了“阴阳割昏晓”的作用。所以从《周易》理论上讲,泰山与《泰卦》高度吻合,故泰山之名得自《泰卦》无疑。
那么为什么泰山会成为历代帝王的封禅之地呢?这也和《周易》思想,尤其是和《泰卦》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和泰山自身的特点以及地理位置有关。
首先,《泰卦》是天地相交之卦,《泰卦·象辞》曰:“天地交,泰。”《泰卦·彖传》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则便于上下沟通,便于人接受到天命,从而做到天人合一。
其次,《泰卦》对应後天八卦的震位,《易》曰:“帝出乎震。震,东方也。”在《易》中,“震为长子”,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易·序卦传》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又“震为蕃鲜”,“蕃鲜”就是指丰盛的祭品。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之大事,也是最大的礼仪,封禅更是极隆重的祭礼。
其三,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突兀雄伟,一山独尊,有帝王之气。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而况于帝王乎?古代帝王自称“余一人”或“寡人”,就是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泰山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帝王之气,正应合了历代帝王唯我独尊、功盖千秋的价值追求。
其四,泰山位于齐鲁大地,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具有代天子而行征伐的特权;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具有诸侯国中最高的礼乐规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王道的体现,在齐鲁之间的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正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集中体现。
综上四点,泰山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不二选择。在这个能够天地交泰、上下沟通的神圣之地举行封禅大典,一则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为天下正统;二则彰现自己的丰功伟业,敬告于天,并以此祈求天帝,诏告天下,以期江山永固,万世传承。
苍海桑田,历史悠悠。封禅之事俱往矣,唯济水尚流、泰山犹在,不减当年雄风。
我是潘多拉效应,感谢你的邀请!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骈雅训篆.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岱”、“岱山”、“岱宗”均见于战国典籍中。《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而“岱岳”则首先见于西汉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之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何谓“岱”?《说文》释:“岱,大山也,从山,代声。”
《风俗通义》:“泰山—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后来“岱”就成了泰山的别称。何谓“岳”?《诗经?大雅》“菘高维岳,峻极于天。”。“岳”,即是高大的山,又是山之尊者,古人便传为群神所居之处。
泰山之所以历代封禅是应为被奉为神山,独具五岳之尊,离上天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