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八景?
八处景点分别为竹林寺、渊济公祠、迎天坊、秦封殿、对松山坊、白云亭、蓬元坊、蓑衣亭。其中,竹林寺按照唐代风格进行复建,占地面积4700多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仿唐建筑群;蓬元坊是泰山古盘道的最后一座石牌坊,它与迎天坊、对松山坊、白云亭等使天街的南立面得以丰富;秦封殿建在五大夫松处;渊济公祠又称神龙祠,位于泰山西溪白龙池上。
一曰<泰岳朝云>苍茫浩宇望朝暾,涌壑推峰骇若喷。一气鸿蒙沧海接,两间砥柱岱宗尊。神龟幻影占霖雨,老蜃含精散彩缊。拄笏也知看未了,万年留此镇昆仑。
二曰<徂徕夕照>徂徕犹种鲁人松,落日苍苍万古风。龙挟云还岩石润,蟾随霞上海天空。也知虎豹潜林外,自喜芝兰满谷中。两眼薄书真俗吏,山灵不语笑吴侬。
三曰<汶河古渡>汶水汤汤一脉深,巡崖转壑下千寻。落虹万古垂流影,飞鹊三秋驾汉心。荷担长途谁稳坐,垂纶荒野几高吟。舆梁莫作寻常事,濡足褰裳正不禁。
四曰<明堂故址>明堂何处草芊芊,落日荒烟万井田。四国会同周盛日,九重巡幸汉丰年。天开形胜犹今古,世握纲维本后先。却笑北鸡鸣武曌,圣王礼乐可容专。
五曰<龟阴秋稼>四郊无处不秋成,禾黍龟阴独擅名。嬴博不终齐国好,郓欢犹复鲁人争。中都今古谁称宰,夹谷乾坤几会盟。老我专诚徒碌碌,日星圣道正辉明。
六曰<龙洞甘霖>何年古洞有潜龙,平地风雷起太空。山岳晦冥随上下,江湖倾倒自流通。借车曾讶朱门宿,分砚真惊白书封。满眼病禾兴宋揠,官输常在雨声中。
七曰<秦松挺秀>野鹤孤云自往还,空名千载信朝班。奋髯特立云霄远,偃盖长留岁月闲。岱岳托根真峻地,赢秦承命却惭颜。四时秀色何曾改,桃李春风未许攀。
八曰<汉柏凌寒>东封玉辇不闻音,柏树犹能慰访寻。一代精神看翠霭,千年物色在苍林。水帘洞上风偏急,御帐亭边雪正深。到底凌寒谁可共,老松郁郁是同心。
云台山有多少历史?
相传:“黄帝陶正之官宁封子授黄帝御龙飞云之术。自焚则随路五色之烟上下升腾,其骨骸葬于’宁北山‘中”。而这里的宁北山就是今天修武县北面的云台山,修武县古时候被称为“宁”。后来,还有神话传说称云台山为***山、女娲山、五行山等。
在云台山子房湖的两岸,有东西两个张良峰,一个是披挂战袍、英姿勃勃的将军造型,一个是身着汉服、神情安祥的老者形象。相传西汉时期,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就逃遁到了这里,又在协助刘邦亡秦灭楚后来到这里修道成仙。在这里,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张良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期,云台山被称为太行山。东汉末代的皇帝刘协把帝位禅让于魏王曹丕之后,封山阳公。刘协死之后就被安葬在了云台山南面的山脚下,所以后人又称为这里为古汉山。
而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为了躲避现实中的战乱,追求内心的宁静,选择在修武的竹林里过着隔绝尘世的高士生活。而修武的竹林就是今天的云台山。从东晋时期开始,开始称为云台山。
其实云台山的传说最多的就是关于茱萸峰的了。
茱萸峰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相传真武大帝乃是数千年前黄河流域一个王国的太子,在云台山修行,功德圆满后玉帝令他镇守武当山,统摄玄武之位,镇妖降魔,济世度人。而云台山茱萸峰的玄帝宫就是其行宫,而且真武大帝每年都会回云台山驻锡、显灵,所以玄帝宫历来香火旺盛。
茱萸峰峰腰处有一个药王洞。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药炼丹的地方。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相传,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王维来到茱萸峰之后的有感而作。
神话传说,黄帝陶正之官宁封子授黄帝御龙飞云之术。自焚则随路五色之烟上下升腾,其骨骸葬于“宁北山”中。此宁北山即今修武县北云台山。修武县古称为“宁”。后来,神话传说称***山、女娲山、五行山。
东汉泛称太行山。末代皇帝刘协禅让帝位于魏王曹丕,封山阳公,死后葬于云台山南麓,后人称这里为古汉山。
魏晋时期,云台山因“竹林七贤”在此相与友善,但古籍仅有"竹林"称谓。东晋始称云台山。著名大画家顾恺之,因画“竹林七贤”嵇康及其四言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写文稿《画云台山记》。
唐代亦称覆釜山。见唐著名诗人钱起诗《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东部称天门山,亦见钱起诗《天门山题孙逸人石壁》。
金代称云台山。见茱萸峰金代残碑刻。
清代称小北顶。见修武北关祖师庙“金顶圣会”碑记。
当代称云台山。诗人王绶青写游记《请君游云台》。恢复云台山固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