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魏野有哪些逸事,代表作是哪首诗?
谢邀!北宋诗人魏野有哪些逸事,代表作是哪首诗?
魏野逸事:
魏野(960年—1019年),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
世代为农,在陕州的东郊,自己盖了几间茅草屋,凿土引泉,房前屋后植竹栽树,常在泉林间弹琴吟诗,自得其乐,是北宋为数不多的真隐士。
关于他的野闻轶事很多,这里就讲讲他与寇莱公寇准的故事。
澶渊之盟后,王若钦一伙人攻击寇准。在一次退朝之后,王若钦乘机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凖,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宋真宗点头肯定。王钦若说:“我想不到陛下竟有这样的看法。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说寇凖有功。”宋真宗一愣,问他原故。王钦若说:“《春秋》—书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王钦若见宋真宗不高兴,接着说:“陛下听说过***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凖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
据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记载:当时都在传说魏野陪同寇准(后封莱公)到陕府僧舍冶游,他们两个都在僧舍的墙壁上题诗。后来再次与莱公同游,看到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魏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后以“碧纱笼”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其实碧纱笼之典故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客寓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一次,王播自然便随着那开饭的钟声,迅速放下手中的书本去“随喜”吃饭,发现,早就开过饭了。原来诸僧都很厌怠他。故意在吃过饭之后再敲钟。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两年后,王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记录下他这先后不同遭遇的感慨。其诗云: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写完此诗,觉得意犹未尽,王播便又题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作: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据《梦溪笔谈》记载:蜀人魏野,隐居不仕宦,善为诗,以诗著名。所居颇萧洒,当世显人多与之游,寇忠愍(寇准)尤爱之。曾写《赠忠愍诗》劝寇准辞官,诗云:“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后忠愍镇北都,召野置门下。北都有***,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因府会,忠愍令乞诗于野,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合坐大笑。
诗中用了北道主人的典故。北道主人典出《后汉书·邓晨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故宋·洪迈《容斋随笔·北道主人》云:“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代表作: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不过他的诗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
《寻隐者不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春日述怀》:"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
此外,如:"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书友人屋壁》)及"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晨兴》)等。故宋僧文莹《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评价颇为中肯。他的诗中也偶有苍凉壮阔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日声望实在林逋之上。据《宋史‧魏野传》载,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传到契丹。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草堂集》2卷,《钜鹿东观集》10卷。前者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后者为其子魏闲所编,有《峭帆楼丛书》本,另《补遗》1卷﹐《附录》1卷。
北宋的隐士都很有名,比如林逋、种放等,皆朝野闻名之士,魏野在当时也非常有名。魏野首先是诗人,其次是隐士。他是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从小博览群书,才高八斗,特别擅长诗歌创作。
魏野的诗歌代表作包括《题普济院》,诗曰:“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又如《晨兴》:“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
魏野的诗歌学习唐代姚合﹑贾岛等人,苦心经营,力求独特,给北宋的诗坛吹来一缕清新之风。魏野的诗歌颇多警句,因此诗名大震。伴随着诗名的日大,他的逸闻和故事也渐渐广为流传。比如,魏野不仅在中原有名,他的诗集《草堂集》还传到了辽国,被契丹人争相传诵,就连辽国皇帝都为他的诗歌所倾倒,当时,辽国只能找到《草堂集》上卷,为得到下卷,辽国皇帝特意派使者专程到宋朝首都开封,向宋真宗求取,让宋真宗大感荣光。
魏野作为当时的隐士,特别注重操守,从来不攀龙附凤,更不留心名利。他隐居于陕州城东郊,日对云山,夜观星月,不求闻达。魏野让宋真宗脸上有了荣光,宋真宗投桃报李,特下诏书,征辟魏野入朝做官。对于这种鱼跃龙门、青云直上的机遇,魏野不仅不感恩戴德,反而上书宋真宗拒绝道:“我天资笨拙,喜欢自由,皇上的好意我心领了,请让我静守田园草庐,继续当一介与世无争的农夫吧。”就这样委婉地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魏野不仅自己不想追求***厚禄,还经常劝当时朝中的那些文朋诗友,要懂得激流勇退。据司马光的《温公诗话》记载,宋真宗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到泰山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封禅活动,劳民伤财。活动的组织者是宰相王旦,活动结束后,王旦便收到了好朋友魏野寄的赠诗:“圣朝宰相年年出,公在中书十二秋。西祀东封俱已了,好来相伴赤松游。”魏野在诗中,规劝好友功成身退。王旦阅后,深有同感,随即向宋真宗请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终于实现了高位善终的好结局。
而魏野的另外一个朋友、同为宰相的寇准,就没有这么***了。寇准因官场斗争被罢去了宰相职务,到地方上当知州,几年后,宋真宗重新起用他,这时,魏野也不失时机地送了寇准一首诗,中有“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之句,建议他不要贪恋权位。寇准阅后,不但没有听从规劝,反而高调复出,结果两年后又被贬官,从此坎坷一生。后来,在贬官蛮荒之地的寇准终于醒悟了,便把魏野的诗题写在窗前,每天吟诵,自我解嘲。
就这一点来说,魏野不但是个隐士、诗人,还是个天才的预言家。
问题:北宋诗人魏野有哪些逸事,代表作是哪首诗?
前言
《宋史·本紀第八·真宗三》记载:
三月甲戌,次陝州,召草澤魏野,辭疾不至。
这个皇帝征召都不去的魏野是宋朝一个著名的隐士,后人把魏野和林逋相提并论:
魏野、林逋之视此,则超然矣。名已达于明主,而交游不结轸于公卿;迹已远于市朝,而讽咏且不忘于规谏。
书不欲著,非怠于考道也,以避名也。若是者,以隐始,以隐终。志之所存,行则赴之,而隐以成。 《宋论》(清)王夫之
一、魏野的趣事: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有一个题诗的故事, 两个人因为地位高低不同,其题诗受到的待遇也不同:
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魏野一生清贫,却拒绝了皇帝的好意,不愿意出仕。魏野为宰相寇准所尊重,还曾经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
两个人一起游览寺庙时,各自题诗于壁,多年以后两个人旧地重游,却发现寇准的诗”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诗却”尘昏满壁”。旁边一个才思敏捷的官妓为避免尴尬,赶忙用衣袖挡住。魏野却没有放在心上,反而作诗自嘲:'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引得寇准哈哈大笑。
二、魏野的诗作
王士禛《香祖笔记》中有一段说道魏野的诗:
魏野诗“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一篇最佳。王彦辅记其一绝,亦有风致可喜:“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辛勤旋觅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
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上句说的是听觉,下句说的是视觉,来自魏野的一首五律《题崇胜院河亭》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间。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
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那首七绝有点意思,清明寒食期间,城里人多去郊外游春,所以说“城里争看城外花,“但是诗人去进程拜访朋友,”觅新钻火“说明寒食已过可以生火了。前两句突兀,第三句点破时间,才明白前两句的意思。第四句无奇,是第三句觅火的目的。
结束语
南宋大诗人陆游写过一首七绝《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君复仲先真隐沦,笔端亦自斡千钧。闲中一句终难道,何况市朝名利人!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魏野(960~1019),字仲先,陆游认为这两位隐士都有文***。
王夫之 《宋论》中列举了四个隐士,两位是不得已而作隐士:陈抟、种放;两位是真隐士:魏野、林逋。
宋之以隐士征者四:陈抟、种放、魏野、林逋。夫隐,非漫言者。考其时,察其所以安于隐,则其志行可知也。以其行,求其志,以其志,定其品,则其胜劣固可知也。
@老街味道